觀眾在展廳參觀。記者 顧煒 攝
現代快報12月15日訊 (記者 胡玉梅)昨天,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正義必勝 和平必勝 人民必勝”主題展對公眾開放,數千名觀眾趕來參觀,其中不少游客是從外地專程趕來。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三個必勝”主題展分為《侵略者的罪惡》《不屈的抗爭》《法西斯的投降》《正義的審判》《爭取持久和平》五個部分,共展出圖片1100余幅、文物6000余件(套)。
不少游客趕來參觀主題展
12月7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三期新館開館,舉行了“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主題展開展儀式。新館實行預約參觀,12月13日前僅對部分高校、研究機構的人員開放。昨天起,展覽對非旅游團隊的參觀者實行憑個人有效身份證件預約參觀。
昨天,“三個必勝”主題展對公眾開放,吸引了數千觀眾。在展廳內,記者遇到從四川趕來參觀的李先生一行17人。“我們是特意趕在國家公祭日前后來的,12號到南京的,今天一大早,我們就趕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參觀。”李先生說,看了展覽,感覺現在的生活真的來之不易。
侵華日軍在南京也有支細菌部隊
展廳內,一個長長的圓形鐵籠,讓一些膽子小的觀眾都不敢直視。這個鐵籠整體呈圓柱形,中空,籠內壁鑲滿鋒利的釘刺。一旁的展板上寫著:侵華日軍用刑具“滾地籠”。據了解,當年,侵華日軍把他們認為的“犯人”衣服剝光,塞進籠內,然后就在地上滾動籠子,籠子里的人被鐵刺扎得皮開肉綻……
“滾地籠”不遠處是侵華日軍“榮1644(細菌)部隊”細菌試驗遺骸發掘現場復原。這個場景里,有侵華日軍的細菌箱,有場景雕塑“罪惡的鐵窗”等。
據了解,1939年4月18日,“中支那防疫給水部”不聲不響地在南京成立,這支新部隊對外的公開名稱是“多摩部隊”,1943年12月以后稱“登部隊”,有時也被稱為“檜部隊”,秘密番號是“榮字1644部隊”。“榮1644細菌部隊”的設施盡管在規模上比731部隊和100部隊的規模要小,但它卻擁有巨大的細菌生產能力。據日本細菌戰犯講,如果開動南京的全部設備,榮字1644部隊一個生產周期能生產10公斤細菌。
在“三個必勝展廳”內,其中一個非常大的展區,還原了1947年南京審判戰犯軍事法庭內景。展廳還展示了一排侵華日軍戰犯判決書正本:戰犯谷壽夫判決書和戰犯政本寅夫、楊燮智判決書……這些戰犯的判決書正本,都是當年由南京審判戰犯軍事法庭庭長石美瑜保存、他的兒子石南陽捐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