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容提要】
??? 相對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侵華日軍南京暴行,納粹屠殺的研究成果更為豐富、多樣和體系化,研究范式經(jīng)歷了從“極權主義”到“結構主義”,再到“魅力權威”的轉變。這一轉變將加害者從希特勒及納粹領導層擴展到整個德國社會,進而產(chǎn)生了顛覆性的結果,即第三帝國的犯罪不僅是大規(guī)模受害者意義上的“大”,而且還在于參與者的多;這一轉變還揭示納粹屠殺的受害者不僅僅是猶太人,還包括境內(nèi)外大量的非猶太人。這一事實表明除了反猶主義外,第三帝國的系列意識形態(tài)信條,如民族主義、殖民主義等構造了眾多德國人愿意參與納粹犯罪的條件。民族主義的心態(tài)和認同導致了受害者和加害者之間共有的人性感的降低,進而導致后者的道德標準的喪失;殖民活動與種族上的“他者”的出現(xiàn)使優(yōu)越感和輕蔑的態(tài)度盛行,這些心態(tài)提供了納粹屠殺和南京暴行比較研究的重要起點,而殖民地經(jīng)歷及暴力制度文化則是比較研究的重要內(nèi)容。
【關 鍵 詞】納粹屠殺;南京暴行(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意識形態(tài);殖民經(jīng)歷;比較研究
?? 一
直到1980年代末,在第三帝國這一宏大的歷史題材中,納粹大屠殺一直處于相對次要的地位,這一現(xiàn)象現(xiàn)在看起來是難以想象的。自那以后,有關納粹大屠殺的研究已呈現(xiàn)出爆炸式的發(fā)展。與此同時,隨著歷史學家將越來越多的精力用于納粹屠殺的起源、發(fā)展、影響及后果的研究,其他專業(yè)的研究者也越來越多地參與其中,提出他們的研究觀點和視角,這使得相關的研究成果更加豐富和龐大。除了傳統(tǒng)的被稱為“歷史”的研究領域和研究框架的成果外,也有了專業(yè)涵蓋多樣,并得到各方承認的研究佳作,它們涉及了文學、電影、社會學、法學和考古學等諸多學科。如就納粹屠殺的記憶研究這一相關的問題領域而言,很難說它獨屬哪一個專業(yè)。在如此眾多的學科語境中研究“納粹大屠殺”,探討它的學術網(wǎng)絡是如此的寬泛和多樣,相關成果是如此眾多,沒有一個學者能夠自信地進行完整的概述或全面地參與其討論的各個方面。
相關學術作品的擴散與傳播是在一個更廣泛的變化的背景下發(fā)生的,即在西方世界的大部,有關納粹大屠殺的記憶重現(xiàn)逐步占據(jù)了文化意識的中心。諸如《辛德勒名單》、《鋼琴師》或《生死閱讀》的電影吸引了眾多的觀眾,并在學術界之外激起了廣泛的辯論。相關的展覽和紀念成為歐洲及美國博物館業(yè)的一大特征。那些與納粹屠殺有直接和間接關系的國家紛紛建立受害者紀念館——從小的、不起眼的、一個小村莊受迫害、遭驅(qū)逐的猶太人紀念館到宏大的、由國家贊助的、紀念全歐猶太人受害者的紀念館。與此同時,無處不在或易于接近的紀念場所,如對前納粹集中營的展示和有組織的參觀訪問,特別是越來越重的商業(yè)氣息導致一些人警告出現(xiàn)“大屠殺旅游”的危險,擔心這樣的活動會取代對過去犯罪和苦難的反思。
此外,從對強迫勞工賠償?shù)霓q論或德國正規(guī)軍隊參與對猶太人的集體屠殺的討論,到伊朗總統(tǒng)稱納粹屠殺為“神話”,似乎每年都有由大屠殺遺產(chǎn)所引起的國際事件,而且納粹屠殺似乎成為評判其他的反人類罪的無可爭議的準繩。對許多歷史學家、活動分子和其他時事評論員而言,納粹屠殺的獨一無二性是不言自明的,本質(zhì)上,其他的種族屠殺或殖民屠殺與其不可相提并論;然而,對另一些人來說,上述理解并非源自學術觀點或長時間的比較研究,更多的是來自于感性認知。在這樣的氛圍中,大眾文化遮蔽了對納粹大屠殺的學術理解,換言之,所謂的納粹屠殺的獨特性本身就是“納粹屠殺虔誠”文化的一種表達,反過來,類似的斷言又強化了這一文化,而不是通過學術研究來展示其內(nèi)涵。
實際上,盡管看起來有些自相矛盾,但正是此種文化傾向強化了一些人對所謂的納粹屠殺獨特性的堅持,同時,又加劇了另外一些人對存在的其他種族屠殺和暴行的敏感性。例如,過去20年對亞美尼亞種族屠殺的研究①,對19、20世紀之交歐洲殖民列強在非洲犯下的各種屠殺罪行的研究②,以及近10年來對南京大屠殺的關注③。但總的來說,迄今為止這些屠殺和暴行往往被忽視或是被邊緣化。
毫無疑問,盡管這些研究興起的部分原因是20世紀末再次出現(xiàn)驅(qū)逐、屠殺和種族滅絕的案例——前南斯拉夫和盧旺達是最明顯的例子——但是對其他種族屠殺的學術興趣的出現(xiàn)與納粹屠殺研究本身的迅速擴張并非完全是巧合。越來越多的其他暴行的研究成果④ 為比較研究提供了機會,反過來,這對納粹屠殺的學術理解又是非常有益的。
本文通過對1945年以來的有關納粹屠殺的學術性歷史研究的綜述,強調(diào)在此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些開啟新視角的研究范式以及以南京大屠殺為參照物的比較研究的路徑,并希望對不斷增加的比較研究做出一點微薄的貢獻。文章的第二部分概述了納粹屠殺的歷史研究中出現(xiàn)的一些突破性的進展,展示了該研究路徑的出現(xiàn)增加了富有成效的比較研究的可能性。第三部分根據(jù)納粹屠殺歷史研究演變的啟示,嘗試勾勒出進一步研究南京大屠殺的一些可能的視角與方向。這樣做的目的是希望這兩個研究領域的專家進一步的對話,而在此之前,由于語言上的障礙及其他原因,在很大程度上這些研究是在彼此孤立地發(fā)展。